配资实盘_股票配资app_专业配资股票

证券公司排名 聚焦WAIC丨以“全球治理”的名义,世界人工智能大会走向产业革新

发布日期:2024-09-04 13:39    点击次数:182

  

(原标题:聚焦WAIC丨以“全球治理”的名义,世界人工智能大会走向产业革新)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陶力 上海报道  刚刚走出梅雨季节的上海,又进入酷暑之中,一如人工智能的热潮,令人感受到似火的热情。

7月4日,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WAIC)在上海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强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李强指出,中国始终积极拥抱智能变革,大力推进人工智能创新发展,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安全治理,实施了一系列务实举措。李强还提出三点建议:一是深化创新合作,释放智能红利;二是推动普惠发展,弥合智能鸿沟;三是加强协同共治,确保智能向善。

此外,开幕式上,上海向全球发布了《人工智能全球治理上海宣言》。宣言提出要促进人工智能发展,维护人工智能安全,构建人工智能的治理体系,加强社会参与和提升公众素养,提升生活品质与社会福祉,呼吁各方积极响应,携手行动,共同推动人工智能造福全人类。

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产业发展主论坛上,工信部副部长单忠德表示,人工智能领域正在迎来一场由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引领的爆发式发展,智能时代正在加速到来。工信部将开展四方面工作,包括:强化开放合作,推动形成具有广泛共识的人工智能治理框架和标准规范,让人工智能发展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生活;推动产业创新;夯实产业底座;加快应用落地,积极推进智能技术在制造、交通、民生等垂直行业的推广应用和迭代升级。

本届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有9位图灵奖、菲尔兹奖、诺贝尔奖得主和88位国内外院士,将以不同形式参与交流与合作。除了主论坛以外,若干场行业论坛涵盖AI伦理治理、大模型、数据、算力、具身智能、科学智能(AI for Science)、新型工业化、自动驾驶、投融资、教育与人才十大重点议题,全面体现AI向善、国际合作、共治共享的价值导向。

与往年宽泛的议题相比,今年的展会现场展示明显更加细分,更加垂直。在各个展台都能看到AI+医疗、社交、终端、人文、驾驶等各个领域的落地结合案例。一些大模型相关产业链企业也随之走向台前。

多家企业负责人在现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大模型应用在今年会走到深水区,虽然谈论商业化还为时过早,但其带来的机会不容忽视。“不仅仅是产业上下游,出海也是一片蓝海。”

以“全球治理”之名

2024年大会主题为“以共商促共享,以善治促善智”,强化对人工智能全球治理及国际合作的关注。

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院长、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院长薛澜在全体会议上表示,从全球视角看,人工智能的发展面临基础设施不均衡、数字素养存在鸿沟等挑战,这些问题不仅阻碍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也影响人工智能全球治理,必须全球共同解决。

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首席科学家、清华大学惠妍讲席教授周伯文则提出探索“人工智能45度平衡律”的技术主张。其提出,发展可信AGI(通用人工智能),要兼顾安全与性能,因此需要找到AI安全优先但又能保证AI能力长期发展的技术体系,“我们把这样一种技术思想体系叫作AI 45度平衡律,长期来看要大体上沿着45度安全与性能平衡发展。”周伯文表示,所谓的平衡是指短期内可以有波动,但不能长期低于45度,如同我们所处的现在;也不能长期高于45度,这会阻碍技术和产业应用的发展。

围绕AI治理的话题,姚期智、罗杰·瑞迪、曼纽尔·布卢姆等三位享誉全球的图灵奖得主,与原微软执行副总裁、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沈向洋,也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罗杰·瑞迪认为新技术会产生新的机会,也会带来问题,但不应只想着负面影响就不继续了,未来,世界上每个人的生产效率将上涨10倍,GDP也将从100万亿生长到1000万亿。

曼纽尔·布卢姆在过去几年重点研究AI意识问题,他与雷诺尔·布朗创立了意识的模型,即“有意识的图灵机(CTM)”。大脑里有100多亿神经元,100亿的处理器,CTM模型可以告诉人们如何让很多处理器同时工作。

一个由AI驱动的未来世界是什么样子?会上,人工智能的应用落地成为了热议焦点,大模型落地应用是产业发展的关键。而智能体成为最被看好的AI应用发展方向。

对于加快应用落地,单忠德建议充分发挥中国制造业发展的优势,以需求为牵引,积极推进智能技术在制造、交通、民生等垂直行业的推广应用和迭代升级,支持制造业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智能化改造,培育一批智能车间、智慧工厂,加快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

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柯瑞文表示,人工智能发展既要重视大模型技术研发,更要重视大模型应用。

华为常务董事、华为云CEO张平安表示,中国的AI发展离不开算力基础设施的创新,并且要敢于开放行业场景,让AI在行业应用上领先。

百度董事长李彦宏指出,国内“百模大战”造成资源浪费,但也带来收获,让中国可以追赶世界上最先进的基础模型。在大多数的应用场景中,商业化的闭源模型是最能打的。

他说,没有应用,光有基础模型是“一文不值”的。“大家不要卷模型了,要去卷应用”。智能体是百度最看好的人工智能应用发展方向。未来,在医疗、金融、教育、制造、交通、农业等领域,数以百万量级的智能体将出现,形成庞大的智能体生态。

今年大会展览持续扩容升级,展览规模、参展企业数、亮点展品数、首发新品数均达历史最高。来到展馆现场的有超过40款智能机器人,其中人形机器人约25款;在大模型领域,文生文、文生图、文生视频模型、端侧模型、开源模型等也集体亮相。

落地,还是落地

回顾2023年,“大模型”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还只是一项被探讨的技术;而如今,整个行业思考的则是大模型落地产业的实践。

除了百度、阿里云、华为、科大讯飞、商汤科技等知名大厂,澜舟科技、出门问问、星环科技、蜜度等一众中小厂商面向细分场景推出的垂直大模型也呈现“百花齐放”态势。最受关注的大模型“六小龙”来了四家——MimiMax、百川智能、智谱AI、阶跃星辰,而月之暗面、零一万物没有参加。现实版“百模大战”悉数登场。它们希望通过采用更精准的行业数据、更低的成本来解决特定应用场景内的特定问题。

“2023年下半年,我们完成了百灵大模型的备案。今年,在百灵大模型的基础上,我们又升级了多模态能力,包括具备原生多模态的新体验。这次在百灵大模型之上,我们在WAIC重点推出三个管家应用,主要是生活相关的助理以及医疗和金融方面的管家。”蚂蚁大模型应用负责人顾进杰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整个支付宝有百万级的小程序生态,未来会通过AI的方式和服务生态将它们连接起来。

从单个应用走到生态链接,大模型之间的演进又将是下一轮竞争。与蚂蚁的路径不同,商汤科技持续在图文、视频方向发力。

7月4日,商汤发布首个“可控”人物视频生成大模型Vimi,该模型主要面向C端用户,支持聊天、唱歌、舞动等多种娱乐互动场景。仅通过一张任意风格的照片,就能生成和目标动作一致的人物类视频,并支持多种驱动方式,可通过已有人物视频、动画、声音、文字等多种元素进行驱动。

“任何技术,不管是大模型还是其他,一定有其不擅长的地方。但是,技术也在不断进步,我们选择的行业一定是我们比较擅长的领域。通过过去20年的积累,我们的核心能力在于安全性和信任,因此在金融和医疗领域,我们更愿意投入,去解决大模型的一些真实性、可靠性或复杂的决策问题。”蚂蚁集团CTO何征宇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等媒体采访时坦言,之所以布局这三个赛道,是因为这里面有最广泛、最需要普惠服务的大量用户。

同时,本届大会展览重点打造人形机器人专区,展出人形机器人25款。

特斯拉二代人形机器人Optimus首发无疑是当天焦点之一,特斯拉相关负责人介绍,二代Optimus在直立行走的基础上,行走速度提升了30%;其手指还“进化”到除了感知和触觉,可以在轻握鸡蛋和搬运重物时做到“游刃有余”。

现场还发布全球首个全尺寸开源公版人形机器人青龙,以及国内首个全尺寸人形机器人开源社区,宇树科技展示国内首款实现奔跑功能的全尺寸通用人形机器人H1。傅利叶、达闼、云深处科技等企业也带来总计超20款智能机器人。

尽管AI在眼下还面临各种各样的复杂难题,但它已不再是冷冰冰的算法和代码,而是在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AI的未来,充满期待。